奇书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庶女悠然 > 第四百三十九章迎亲
    于是,裘府里就出现了相当好笑的一幕,自打福哥出生,这姐儿俩的一颗心就全扑到大侄子身上了,这一天三回的往承恩侯府送东西,要不是姐儿俩的婚期都定下了,实在是不宜频繁出门,只怕还得一天三趟的往承恩侯府跑,搞得裘慎都哭笑不得,感觉在两个妹妹心里,福哥的地位都明显超过她这个长姐了,真真是想不吃味儿都不行。

    如是七八天,别说承恩侯府上下都让这姐儿俩的热情给惊着了,就是苏氏都看不下去了,她这当外祖母的都没这么热情,尤其是裘怫,有点准新娘的自觉好不好,这眼看着婚期还剩下几天啊,她是不是完全忘了这回事嫁衣试了没有身边人都安置好没有那些杂七杂八的零碎事,有没有记着

    被苏氏揪过去询问的裘怫“”

    好吧,她确实有点兴奋过头,好像是忘了自己快要嫁人这件事,眼瞅着婚期就剩下几天了,她连嫁衣都还没有试,虽然是自己亲手缝制的,按理来说不可能不合身,但连试都没试一下,万一等到出嫁之日,嫁衣上身才发现哪里还有些小问题,改都来不及改,那才笑话闹大了。

    至于身边人的安置,还有那些杂事,倒是没什么问题,她早就安排好了,静女和葛覃是肯定要跟着她走的,这俩丫环伴着她一起长大,静女还比她长几岁,早该嫁人了,只是裘怫没出嫁,静女就不肯走,倒是耽搁下来。不过这耽搁倒也耽搁得很值,裘家二姑娘的贴身侍婢,和荣国公夫人的贴身侍婢,明显后者的选择面大得多,所以裘怫早就跟静女说好,等她出嫁后,半年之内肯定会给静女挑个合适的人,至于是外嫁,还是在荣国公府内寻,就看静女自己的意思了。

    葛覃倒是还能再在裘怫身边伺候三四年,大家侍婢,二十岁出嫁都不嫌晚,同样的,她的选择面比静女还大,毕竟,她有三四年的工夫可以慢慢挑呢。

    至于许嬷嬷等这些宫里出来的人,毫无疑问都是要跟着走的,这些人目前都暂住在公主府里,至善娘子还另外从公主府里挑了四家陪房交给了她,因着人手充足,裘怫便没要裘府的陪房,打算多留些人手让裘怡带走,她因着至善娘子已经得了太多的体面,总不能好处全占光了,让裘怡一个人寒酸着出门子吧。要不是嫁妆单子早就送进了荣国公府,她原还打算悄悄留一部分给裘怡呢。不过这也不打紧,回头再以添妆礼送给裘怡就好了。

    所以,眼下裘怫最要紧的,就是试嫁衣这件事了,这一试,还真试出问题来了,上身似乎稍稍有点紧了。至于为什么会这样裘怫面红耳赤的不好意思说。

    这嫁衣是两个多月前缝制好的,当时上身过一次,倒是正正好,可没想到,这两个多月里,她她她她稍微长大了一点点,平时没察觉,衣裳一上身,就显出来了。

    虽说就这么穿着,倒也不妨碍行动,只是衣裳勒紧了点,胸前就明显鼓鼓的,实在是教人发羞。

    裘怫连夜就拉了静女和葛覃帮着她一起改衣裳,连着忙活了几天,才终于是改好,这出嫁日便也就到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嗯,这话说的绝对不是裘怫,做为一个准新娘,临出嫁前一夜,她被嫡母叫进了房,对她交待了每个准新娘都必须知道的私房话,然后又被塞了一本压箱底的小图册让她回屋自己琢磨之后,裘怫这一夜几乎就没睡着。

    这样的情况下,哪怕是大喜之日,她这精神也爽不起来啊,尤其是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她就又被拉起来沐浴净身,又有喜娘来给她梳头绞面的,人都快困死了,坐着都可以打瞌睡,就更别提什么精神了。

    与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裘怡,小姑娘跑进跑出,吩咐这个,指挥那个,那精神头高昂的,差点让不知情的人以为这姑娘才是今日出嫁的那个。

    喜娘“一梳梳到尾”

    裘怫在打呵欠。

    喜娘“二梳梳到白发齐”

    裘怫在打瞌睡。

    喜娘“三梳梳到儿孙满堂”

    咦裘怫两眼一睁。儿孙满堂,是说生几个福哥那样的小娃娃吗想到白胖可爱的大侄子,她的脸上顿时变得红彤彤的,终于有了几分新嫁娘的气色。

    如果让郑秀知道,出嫁之日,让自家心爱的小姑娘变得精神抖擞的,不是他这个新郎官,而是大姨姐家刚出生的小娃娃,他是高兴呢还是伤心呢

    嗯,这个答案有点让人不忍,罢了,还是不提它,只说新郎官今日也是起了个大早,先把子一园里里外外转了个遍,确认各处没有丝毫不妥之后,才喜滋滋的在内外管事的的催促下,换上了一身大红的喜服,戴上新郎帽,结上大红花,然后就盯着沙漏等吉时,坐立难安得像个孩子。

    不过两刻的工夫,漫长得简直就像渡过了一生,终于,沙漏漏尽,翻了个身儿继续点点滴滴的往下落沙子。

    吉时到

    郑秀一跃而起,跳上和他一样绑了个大红花的高头大马,领着吹吹打打的迎亲队,一路往裘府去,后头跟着穿戴一新的荣国公府的下人们,抬了一筐筐的喜钱,走一路,洒一路,引得多少百姓喜笑颜开,脸皮厚的自己下场捡,脸皮薄的叫来家中的孩子们,去捡喜钱沾喜气,迎亲队一路往前行,便掀起了一路的热闹欢呼。

    整个京城都仿佛跟着沸腾起来了。

    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迎亲的这一条路上,但凡有茶楼酒肆这样的地方,今日都客满,因为没有比这里更适合围观的了,有茶或酒吃,有位子坐,有热闹看,还不用在街上被人挤,怎么想怎么美,尤其是那些临窗的桌位,更是早几天前就全被人订下了。

    毕竟,嫁娶之事月月有,但嫁娶双方,一位是京中出了名的独秀国公,一位是运气好到从天上掉下个郡主头衔的裘家女,这样的身份这样的传奇故事,可当真是不多见。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